<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黄玉滋同志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2009-10-22 14:52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38年来,陕西省平利县城关镇杨家梁村农民黄玉滋凭着自己的细心呵护,先后13次将丈夫从死神手上夺了回来,创造了人间奇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家务农的杨国华被县水电局招为临时工,主要参加电站修建。天有不测风云。1970年夏天,东方红电站工地发生重大塌方事故,他被埋进小山似的泥石中。工友把他救出来时血肉模糊,下肢碎裂,在医院昏迷了3天3夜后,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然而,年仅18岁的他成了高位截瘫的一级残疾人,意味着只能在床上度过余生。
            杨国华因公致残后,他感到生命失去了意义。在绝望的边缘,他认识了邻村姑娘黄玉滋,传奇式的爱情点燃了他与命运抗争的火炬。
            1979年秋天,杨国华患上急性胸膜炎住进了县医院。正在姐姐家玩耍的黄玉滋听说杨的情况后顿生同情之心,便偷偷地跑到医院去看望这位不幸的同龄人。苍白的脸庞、三分之一的躯体、无助的眼神……这一切让黄玉滋泪雨滂沱。让她没想到的是身处绝境的杨国华竟然是那样勤奋朴实、谈吐幽默、聪明智慧,说不清是怜悯,还是钦佩,总之她不顾家人反对和风言风语,毅然留在了医院照顾命运多舛的杨国华。
            杨国华是家中独子,致残后几乎药不离口,双亲年事已高,为了支付医药费,家里已是债台高筑、一贫如洗。此情此景让黄玉滋心酸不已。经过反复思考,她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嫁给这个苦命人,做他一生的守护神!然而,杨国华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她将一生与贫穷、辛劳为伍,她的青春、美丽将在汗水中褪色。可是,黄玉滋不改初衷,并动情地说:“我今生非你不嫁,你难道忍心让我成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吗!”在真爱面前,从未有过成家奢望的杨国华被床前漂亮善良的姑娘感动得痛哭流涕。黄父知道后,把刀子和绳索扔到她面前说:“你有两种选择:一是断绝与杨的来往,二是自行了断!”面对威逼,她拿起法律武器,悍卫了自己爱情的自由。
            杨国华终日躺在床上,身体虚弱不堪,小小的感冒都有可能夺去生命。198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患了急性肾炎,痛得在床上直打滚,豆大的汗珠把被子都浸湿了。黄玉滋吓坏了,最怕走夜路的她也顾不了那么多,立即冲出家门请村民帮忙救人。山路崎岖,夜色茫茫,人烟稀少,她不知摔了多少跤,说了多少好话,总算请来几个人帮她把奄奄一息的丈夫送进医院急救室。医生诊断后认为,病人常年不见天日,患有肌肉萎缩、胃炎、肠炎等近10种疾病,这次恐怕难逃此劫。她每天守在病房不敢离开半步,丈夫要大便干燥,她就用手一点一点抠出来;丈夫想吃水果,她就托人卖掉奶奶留给自己的银手镯……一个月下来,丈夫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她却累得卧床不起。医生感动地说:“这是世上罕见的好妻子创造出来的医学神话!”
            为丰富丈夫的精神世界,黄玉滋省吃俭用买回来了一大堆雕塑、美术、解剖学、文学等书籍放在床头,鼓励丈夫步入知识殿堂。对于只上过小学,又失去三分之二躯体的杨国华来说,要进军这些全新的知识领域谈何容易。但黄玉滋偏偏不信邪,遇到生字就帮着查字典,学习“卡壳”便请人教,在她的帮助下,杨国华硬是“啃”完了百余册书籍,并陆续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诗歌、散文近百篇。
            随着知识的积累,杨国华对盘根错节的树根产生了浓厚兴趣。黄玉滋便帮着连翻身都很困难丈夫在床上练习根雕,她的手经常被刀划伤,身上被树根碰伤,但她毫无怨言。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丈夫终于练就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成了远近闻名的乡土艺人,被谁有365体育投注网址_365bet体育线上投注_365bet官网在线传统文化研究会吸收为会员,获得中级工艺师职称,被评为市级残疾人劳动模范,并载入县志。
            黄玉滋屋里屋外一肩挑,脏活累活拼命干,用羸弱的双肩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她种过地、卖过菜、做过小生意,无论干哪一行,都舍得吃苦流汗,有始有终,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长期操劳过度和营养不良,她患上了贫血、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在家境逐渐好转的时候,公婆先后去世。老太太临终前拉着黄玉滋的手说:“我儿子能遇到你这样的好媳妇,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我死也瞑目了!”
            如今,黄玉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构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家里盖起了新房,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女儿成为人民教师,儿子走进绿色军营,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其乐融融,和和美美,十里八村的人们无不向这个幸福家庭投来羡慕的目光。这个家庭先后被省、市表彰为“五好家庭”,黄玉滋荣获省级“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在全市首届公民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荣获孝老爱亲模范称号。
        图片说明:黄玉滋在全市首届公民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