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7.18”暴雨洪灾的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曾经是慈祥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女儿,当突如其来的洪灾危及着亲人的生命时,她们又成了防汛救灾队伍中最特殊的成员,积极投入到防汛救灾中,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曲“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赞歌。
庄开玉,就是她们其中的一员。她是大贵镇党政办干部,也是老基层干部,在防汛救灾攻坚战中49岁的她身先士卒,日夜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群众需要就有她挥汗如雨的身影。
7月16日以来,大贵镇遭遇持续大到暴雨袭击,爆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导致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基本中断,农田被毁,民房倒塌,财产被冲,企业停产,全镇受灾情况十分严重。灾情就是命令,大贵镇全体干部紧急行动起来,投入抗洪抢险第一线。
庄开玉接到命令后立即深入所联村百家湾村,和村干部一起动员居住在黄洋河边的村民转移,预防随时可能出现的洪水造成人员伤亡。到19日晚7点,大部分群众都按要求转移到了小学里,但是仍有几户未撤离。虽然群众答应转移,可是一直未见行动。于是几个干部又分头去做工作,有的甚至是强制转移。住在黄洋河边的王家会,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固执的认为洪水不会来得那么猛,等涨水了再走也来得及。眼看着雨越下越大,河水越涨越高,庄开玉再也坐不住了,辗转来回在王家与安置点之间,不厌其烦的说服两位老人。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第三次来到王家时,两位老人终于被她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了,跟着她来到了位于百家湾小学的集中安置点。当得知洪水冲进了家中时,王家会老人一把拉住庄开玉,连连道谢,说:“要不是你来劝了几次,我们这把老骨头可能就不在了,你真是救了我们的命啊。”
将群众全部撤离后,其他干部继续外出巡逻,她就负责在安置点照顾群众。当洪水袭来,不时传来房屋倒塌的声音,群众从开始时的惊恐不安,到后来担心财产安全,都想回家看看。此时她虽然累得筋疲力尽,坐着都能睡着,但她连眼睛都不敢眨,生怕群众又返回家里。她寸步不离的守着,不停的安抚大家、鼓励大家,群众渐渐平静下来,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
在她和其他镇村干部的努力下,居住在危险地段的158名群众全部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奇迹。
在电视上看到了大贵镇的灾情,丈夫儿子打来电话,儿子说:“妈,你回来吧,这么大年纪了,干不了就别逞强,哪怕挨处分都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啊!”她却说:“我是干部,这个时候群众最需要我,我咋可能扔下他们不管呢?”
7月21日,大水慢慢退去,看着群众家不成家,村里一片狼籍,她哽咽了。但她明白,干部就群众的主心骨,这个时候她不能倒下,不能失去信心,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又硬生生地吞回去。她又投入到紧张的救灾工作中,一方面带领群众迅速开展恢复自救,一方面核查灾情及时上报,为上级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每天早出晚归,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灾情,组织生产自救。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倒塌的废墟上,奔跑在拥挤的人群中,活跃在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连续几天高强度工作,她嗓子喊哑了,腿走肿了,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群众受灾严重,对重建失去了信心,她就给他鼓劲;受灾群众有要求,她就协调联系尽量满足;受灾群众有怨气,她就耐心解释;受灾群众伤心,她也会忍不住流泪。她始终没有抱怨过,始终用一副笑脸对待群众。因为她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