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当下,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近期,遵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织了我市数字经济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市委书记赵俊民、市长武文罡也就如何研究发展我市的数字经济作出批示要求。
本期,我们将市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撰写的《安康数字经济调研报告》特别刊出,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安康数字经济探索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取得更大成绩提供借鉴参考。
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正在解构和重构世界发展格局。在我国,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必然战略选择。在安康,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以数字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是实现安康向“美而富”飞跃必须完成的“惊险的一跃”。
一、基本现状
我市数字经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近年来,市域内电子商务发展较快,一批高精尖数字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类企业开始入驻安康高新区西北电子城、小巨人产业园等市县园区。同时,为满足社会各方对高品质便捷化党务、政务和公共服务需求,通过“中国建行援建·安康智慧治理”服务平台牵引带动,统筹实施各领域数据整合共享,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为发展数字经济奠定了基础。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改造提升。2017年以来,按照省上统一部署,我市连续四年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成效显着,全市光纤网络、4G网络覆盖的广度、深度、速率较之前大幅提升,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截至2020年底,全市光缆总长累计10.9万余公里,光纤到户端口达191.8万个,互联网宽带用户达86.7万户,全市4G基站7606个、4G用户201.6万户,新建5G基站903个、新发展5G用户37.2万户,5G网络覆盖中心城区和县城重点区域,4G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全覆盖。采用市场化机制以“1+N”多云架构在本地建设的市政务云平台全面建成投入运行,已部署上云信息系统44个。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内网市级节点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全面贯通,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覆盖全市镇以上党政机关。
(二)政务信息化水平及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智慧党务平台、政务服务系统、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审批系统、不动产信息管理系统、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12345政务服务热线、数字城管系统、社会治理综合治理平台、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网络协同办公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医保管理系统等一大批信息系统陆续建成投入运行,全市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稳步提升。市智慧治理指挥中心不断汇聚公安、环保、城管、水利等视频资源,接入相关应用系统,初步具备综合指挥能力。在政务服务方面,目前已建成覆盖传统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线下实体大厅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市级1454项政务服务事项中,有1393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071项实现“网上可办”,612项实现全程网办。“i安康”APP已汇聚谁有365体育投注网址_365bet体育线上投注_365bet官网在线党政各部门和有关单位机构的23个主题、24个局(委、办)共计500多个便民服务事项,已能基本满足服务群众办事。安康大数据运营公司作为全市首家国有信息化平台运营公司顺利完成体制机制优化调整,系统开发和数字综合服务能力得以增强。
(三)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走向多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社会保障卡累计制发167.34万张,使用社保卡发放和支付相关费用占比达86.56%;居民健康卡已累计应用超440万人次,线上交易金额8.5亿元,预约挂号、计划免疫、生育证件办理、献血服务等卫生健康业务全部实现线上办理;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全面铺开,接入定点医院129家、定点药店1046家、村卫生室2322家,群众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即可享受“码”上购药和就医;安康公交实现扫码乘车、NFC支付,公交“一卡通”与全国联网,可在225个城市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i安康”APP不断拓展民生服务功能,水费、电费、燃气费实现网上交费。汉阴县探索建立城乡安全供水智慧水务体系,有效破解了农村供水投入不足、管理不善、运转不畅等难题,全面改善了27.2万农村群众的饮水条件,解决6.8万建档立卡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我市电商产业已初步与传统产业相融合,全市10县(市、区)全部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汉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陕西(安康)扶贫空间大数据平台已相继建成,带动发展电商企业117家、个体网店800多家、手机微店6000多家,打造了一批电商创业典型。借助每年在国内外开展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以线上引流和线下展销等形式,将全市各县(市、区)名优特新农产品销往国内外,2020年仅汉滨区电商销售农产品就超过1.5亿元。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152.83亿元,电子商务零售额32.5亿元,本地商品出口50余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各县(市、区)电商平台和电商产业园积极孵化各类数字化新业态,以直播带货和发展网红经济等形式助推富硒产业、康养旅游、毛绒玩具和丝袜等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目前,汉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陕西(安康)扶贫空间大数据平台被认定为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平台。智慧农业开始起步,如汉滨区忠诚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蔬菜温室大棚的水、肥、湿度和温度的智能化管控。岚皋县电商办以境内多个物流系统中转数据整合、业态融合为抓手,对21家物流类企业整合经营、统一管理结算,配送效率提升50%,成本缩减30%,实现电商和物流融合发展。
二、存在问题
我国已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将占到GDP的50%,我市目前据此目标差距巨大。我国东西南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数字鸿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很大程度映射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快慢、规模和水平上。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我市GDP下滑9.2%,其中一产增3.4%,二产下降18.7%,三产降1.6%,特别是富硒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的产值同比下滑均超过20%,而同期东部和南方发达地区食品、医药和装备等相关产业却逆势上扬,这种反差表明,我市支柱产业链条短韧性差,数字赋能实体经济能力弱。
(一)产业及企业数字化转型迟缓。目前,我市从总体上看,主导产业、园区经济和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迟缓,数字经济发展在县域间、产业和企业间发展不平衡。从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层面看,数字基础设施和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还较低,现有智能制造企业普遍存在高端技术人才少、基础研究开发和创新应用能力差等问题,特别是工业设计和控制软件等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从数字赋能企业层面看,已经开始转型的企业尝到了数字化的甜头,但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认知不足、动力不足,缺少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撑。在政府侧支持方面,我市缺少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适当鼓励政策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我市“十四五”规划了富硒产业、文旅康养产业和新型材料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要如期实现目标,必须要实现数字赋能。富硒产业被列为首位产业在打造,但市域富硒资源普查和富硒产品硒含量等微量元素权威检测认证做得还不深不细,产品送检认证要求严成本高,企业对加入富硒产品质量溯源体系认证不积极,该体系在测试环境下无一家企业主动参与达标运行。这虽与富硒产品质量溯源系统技术路线设计欠佳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大趋势缺乏认知,参与富硒产品质量溯源体系认证有重重顾虑,富硒产业生态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链条短而且弱。
(二)数据要素化配置水平低。数字技术加速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正在深刻改变产业及企业的要素组合、组织结构、生产方式、业务流程、商业模式、客户关系、产品形态等,正在形成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新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政务数据既是政府的核心资产,也是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就安康而言目前最有价值的数据绝大部分被政府各部门管理着,但因行业壁垒多、专网系统整合慢和各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迟缓等原因,目前并没能实现真正的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共享,数据仍然是“沉睡的资产”。全市各领域各行业信息系统被条块分割分散建设,资源整合和数据治理、共享、挖掘及应用的难度大,推动政务数据、社会数据和企业数据双向共享和融合应用还存在鸿沟,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与数据服务能力亟待提升。本地信息产业整体水平偏弱,本地电信运营企业业务基本局限于基础设施等传统范畴,数字产业化孵化和转型发展能力弱,即使参与本地信息化项目建设一般只是承担软硬件集成供应商的“二传手”角色。本地专业软件开发企业数量少,服务市域信息化建设能力不足。
(三)数字经济底子薄体量小。《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已经于2021年5月14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但我市尚无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相关统计数据。目前我市数字经济仅在电子商务方面初具规模,但还停留在主要依托线上销售农副产品阶段,缺少依托数据链进行数据汇集和大数据分析的相关企业。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深度不够,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生产、流通、预测、决策过程中尚未深入应用,电子商务创新应用的各种模式亟待推广。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如轩意光电、禾瑞光科技、超美特科技等有待做大做强,鸿天科技已拥有自主研发的国际专利产品,亟待迅速拓展应用市场。呼叫中心类数字企业规模不大,仅在岚皋、石泉和汉阴少数县有布局,未能与12345便民服务热线有机整合,进一步孵化出新的数字产业形态。原安康扶贫空间升级为陕西扶贫空间,企业沉淀的大量产品销售及产品质量、城乡就业务工、企业用工需求等有价值数据尚待依法依规深度开发和应用。
(四)管理运行机制不能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目前尚未理顺发展数字经济运行机制,数字经济处于市场自由发展向政府引导自觉发展的过渡阶段。在信息化领域市级层面虽建立了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评审监管机制和绩效监督、审计监督及效能评价制度,出台了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县(市、区)的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运行缺乏统筹协调机制,“业务系统越建越多,共享协同越来越难,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的局面未根本扭转。市域内社会数据和企业数据的归集、存储、使用和监管等还缺少部门来统筹,缺少过硬的监管制度和操作规范,经济社会运行风险隐患管控缺少数字化手段,不利于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资金及人才极度匮乏。我市信息化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融资比较有限。市县信息化建设系统少和资金短缺与系统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现象并存。市本级初步实现了政务信息化统筹集约节约建设,而大部分县区信息化项目建设还缺少统筹和整合,造成资金浪费和系统重复建设。由于市内科技型、互联网企业较少且规模不大,我市尚未出台发展数字经济有关意见和政策激励措施,数字经济人才黏度不高黏性不强,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数字化领域基础人才不足、高端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有关人才回流难、留下更难。本地高校和职校数字技能教育与培训不足,数字技能职业培训体系和数字技能认证体系不健全,使得有关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加之干部群众整体上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偏低,不能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七普”结果显示,我市人口净流出和老龄化态势加剧,人口红利消失,青壮劳力和高素质人才还在加速外流,市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
三、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区位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决定了安康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这条新路的本质,就是开放带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有三:一是持续大力改善交通早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二是持续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努力做大做强做优,三是努力推动数字经济异军突起。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市域治理,加快数字经济赋能转型发展,是安康实现追赶超越的有效路径。
(一)持续凝聚数字经济核心动力。一是加强发展数字经济的组织领导和保障体系建设。成立市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数字经济专家委员会和发展数字经济协调机构,推动全市数据管理机制改革,构建上下左右衔接、统筹协调有力的发展数字经济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强化各级各部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体责任。二是实施数字政府三年行动计划 ,建立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和业务协同长效机制。清理整合非涉密部门专网,分类迁移至政务外网,完成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法人、人口、空间地理、经济运行、公共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各级各部门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三是结合行业领域应用需求,推进交通运行、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城市规划、生态环保、政务服务、政企服务、便民服务等领域主题数据库建设,引导各领域开展基于数据的创新应用。四是探索数据资源流通服务。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信息服务企业,开展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的采集、整理、加工、分析等业务,完善数据资产确权登记和数据交易规则,加快数据流通交易发展。建立大数据交易平台,为数据流通营造安全环境。
(二)明确数字经济优先发展方向。业界判断,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重心将聚焦于数字要素驱动业与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在数字化效率提升业中,数字技术对农业、工业的全方位和全链条改造将成为核心驱动力。就我市而言,大力发展智慧招商、智慧政企和智慧园区,努力做大经济总量蛋糕,应该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智慧招商平台能基于产业大数据构建产业链强链补链分析、产业精细规划、企业精准对接、招商门户宣传、线索快速捕捉、项目精准评估(完善企业画像)、精准推荐招商线索,以链上招、线上招和云上招等方式,提升招商引资效率,减少招引决策失误。智慧政企通过建设政企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和一站式涉企综合服务平台,对落地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定制化全流程政企服务管理,如提供政策精准匹配、供应链服务、企业咨询服务、融资对接、创新资源衔接、政企便捷对接、人才服务、企业合作交流、商务信息展示、纠纷处理等服务,构建政企互联互通新方式。智慧园区通过平台监测,实现对全市各类园区资源的监管、产业规划优化、企业运行状态监测及政策精准扶持、亩均效益综合评估等,围绕特定主题形成区域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市内园区实时数据汇总和分析,实现市域经济运行管理精准化和调控决策科学化。支持安康国家高新区创建智慧园区示范,恒口示范区创建数字贸易示范,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数字化转型特色运用场景和特色示范区。
(三)构建能够满足发展需求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一是推进城市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加大传感设备、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摄像头等数据采集终端部署,深化物联网技术、GIS、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等技术应用,提高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环卫设施、地下管网、电网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二是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支持通信运营企业加快农村地区网络深度覆盖,提升网络速率,努力扩大用户,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推进5G基站部署,实现中心城区、城镇重点区域、重点产业聚集区和交通枢纽等重要功能区5G信号覆盖,完善构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三是积极谋划建设“秦巴数谷”。拥有海量数据和先进算力,是占领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依托安康丰富的水电清洁能源优势、稳定的地质结构、毗邻国家骨干光纤交汇点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等资源禀赋,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做足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和省里申请争取,撬动和汇聚市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谋划建设“秦巴数谷”——云数据中心,存储“冷数据”,加工“温数据”,加快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产业创新,推动数字产业化,以数字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四)持续深化与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合作。充分利用中国建设银行定点帮扶安康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深化与建设银行的政银合作。持续做好“中国建行援建·安康智慧治理”服务平台优化迭代升级,做好与国家、省、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争取更多系统数据回流;做强做优安康政务服务网,做好“i安康”APP与“秦务员”深度融合,丰富服务内容,实现由“一网受理”向“一网通办”“一网办好”“一网协同”“一网统管”转变;推进建行“住房租赁、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战略深度对接数字安康建设和乡村振兴,迅速复制建行在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数字住房、数字乡村等领域的成熟技术和应用场景,不断赋能“中国建行援建·安康智慧治理”服务平台,推动其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对接,撬动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争取数字乡村、软件研发、后台业务处理服务外包、智能客服、云工厂等产业以创新分中心形式落户安康,引领带动数字安康发展。同时加速推进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参股安康大数据公司,依托建行金融科技力量,为安康培养一支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逐步构建安康数字产业生态。
(五)打造高效协同数字政府。积极组建政务大数据管理局和政务数据服务中心,按照全市“一盘棋”思路,进一步强化数字政府市县(市、区)统筹规划、集约节约建设、集中管理运营,形成“一个数字底座、一个平台底座、N个应用平台”的数字政府总体架构。融合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提升市政务云基础资源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业务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智慧安康数字底座,打造市域智慧大脑和智能中枢平台;围绕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等专项工作,继续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体化政务服务、智慧党务、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络协同办公等系统深度应用;加速推进“雪亮工程”实施,建设汇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森林防火、防汛应急等领域视频资源于一体的政务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全面推动全市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推进智慧气象、地质灾害预警等系统深度融合应用。开展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场景的适老化、适残化及无障碍改造,依托网格创新特殊人群帮办代办机制。
(六)构筑现代市域治理体系。围绕生态治理、基层治理、城市治理三个关键领域治理,创新生态保护数字化联动,深化321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治理精准化变革。以数字化赋能秦巴山区生态承载、生态安全等协同高效治理,加强安康生态感知体系建设,多源汇聚各类生态信息,统筹搭建智慧生态治理平台,完善智慧汉江、智慧污染防治、智慧国土等服务功能,推进汉江流域生态保护数字化,推动“数字秦巴”示范工程建设。做实做强安康智慧治理指挥中心,打破部门界限,变“单兵突击”为“集团协同作战”,对与城市治理关系密切的公安、环保、城管、住建、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全部入驻智慧治理指挥中心,制定协同联动机制,实现多部门相融合的多元城市治理格局,打造集平安城市、应急指挥、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旅游、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多项智慧城市业务应用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推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环境治理等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各项智慧应用深度联动,实现领导决策智慧化、市域治理精准化。
(七)出台发展数字经济鼓励政策。随着国家“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迎来新一轮浪潮。建议市委、市政府深度专题研究,找准我市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和突破方向,出台我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鼓励支柱产业及其龙头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激励措施,按照国家数字经济产业门类细分界定我市数字经济分类并制定相对应的发展激励措施,特别是制定IT、CT、ICT头部企业招引优惠政策,制定技术类人才招引和鼓励成果创新应用的激励措施。落实好我市有关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在招商引资中着重加大物联网、智能终端、5G通信设备、超高清视频生产设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的招引力度,吸引相关企业落户扎根安康,吸引大数据、云计算、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专业技术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回流,积极打造安康数字经济领域瞪羚企业和标杆企业。建议我市高校和职校重点开展计算机、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方面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IT、CT、ICT领域的基础人才,助力安康数字经济发展。
(八)持续对电商企业跟进扶持。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均衡共享的发展方式,而数字经济的高技术特征和分享性特征,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高度契合,建设“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抓手,促进电商企业和网红经济依法依规健康发展更是尤为关键。一是推进各县(市、区)进一步细化完善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责任和任务,统筹谋划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路、重点、措施。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认真学习借鉴省内外电商发展好的做法,补短板,强弱项。三是与省内电商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合作,从民间挖掘有潜力的直播人才,进行系统化培训、团队式推广,打造一批为安康代言的新网红。四是充分利用销售农产品的现有网络平台,进一步协调电商企业,运用安康联通公司等运营企业网络直播空间及人才培养渠道,与国内头部电商平台合作,组建成立“谁有365体育投注网址_365bet体育线上投注_365bet官网在线直播电商协会”,形成政府指导认证、协会推进运营、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共享创新的规范化、体系化直播电商生态,打造直播带货营销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康特色产品专卖活动,拓宽销售渠道,加大特色产品网上销售力度。
(九)有的放矢推进“智慧+X”应用建设。
1.发展数字金融。推动金融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加强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通过大规模、高频次的数据分析,搭建风控模型,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改善金融市场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实施云企贷、智慧金融超市、平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房改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专业市场结算平台等应用系统建设,全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2.发展智慧教育。推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快速推进省教育厅、省电教馆与陕西联通联合建设的智慧教育2.0平台在市县落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共建、共享,多渠道汇聚教育大资源,运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VR/AR等技术,推广微课堂、共享图书馆、虚拟教室等智能学习应用。重点建设建融慧校园综合服务、公益教育综合服务、培训机构综合服务、体育综合服务等应用。
3.发展智慧医疗。整合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数据,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拓展5G网络在远程医疗方面的应用。重点建设建融智医综合服务系统、看病就医一卡通等应用。
4.发展智慧旅游。推进重要景区、景点数字化改造,布局信息导航、安全监控等智能设备,促进景区全面感知与信息互联互通,提升景区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水平。重点实施智慧旅游、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5.发展智慧康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广智能医疗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安防设备、可穿戴设备、养老服务机器人等设备,先期试点应用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领域,促进传统养老服务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型。重点建设安心养老综合服务系统。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趋势,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努力下好追赶棋,加快做大做强数字经济,释放数字经济叠加、倍增效应,就能在追赶超越中积极作为,赢得发展主动,推动我市发展取得新优势。
课题组:赵明波(组长) 王 涛(副组长) 张树贵 彭永辉
屈孝旭 梁 铭 刘启能 何 敏 陈文星
撰 稿:王 涛 屈孝旭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